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政办公室网站!

  1. 首页
  2. 信息报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信息报送

【陕西省教育厅】西北政法大学“四个强化”推进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 来源:党政办
  • 发布者:党政办01
  • 浏览量:

陕西省教育厅新闻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105/06/113201.html

西北政法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就业新形势,统筹谋划、全员配合,积极推进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统筹谋划 力促提质增效

——完善机制保障。该校加强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出台《西北政法大学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学校党政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学院具体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确保精心组织、分工协作、高效推进。

——加强监督检查。把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向校党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对“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政治监督。

——实行就业反馈。统筹安排就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招生等方面工作,坚持就业工作向教代会汇报机制,积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立、预警、退出机制。

强化思政引领 力促能力提升

——思政引领,精准引导。该校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就业形势和毕业生思想状况,将思想教育、疫情防控、日常管理、组织生活和就业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以“学党史、树理想、促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投身到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中多元化就业。

——全面摸排,精准指导。全面摸排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进展,建立毕业生就业台账,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形成规范化、全时段、全方位、全员化的指导保障体系,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靶向施策,精准滴灌。改变传统“大水漫灌”式指导,实行“精滴细灌”精准指导,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整合校内外就业指导资源,打造“公职训练营”“简历门诊”“逐梦职场”“面试训练营”“就业游学营”“研途追梦”“就业大巴车”等多个高质量、精品化就业指导品牌活动,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

强化拓宽渠道 力促多元供给

——多部门联动,合力拓展就业渠道。校内多部门联动,积极做好“选调生”“西部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第二学士学位”等项目组织招录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兵役机关落实“两征两退”改革新要求,召开征兵宣传动员大会,成立学生国防军事社团,在各类双选会现场设立征兵工作宣传站,激发学生从军报国热情。

——多渠道开拓,加强市场培育建设。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开拓基层就业和选调生就业市场、政法系统就业市场、法律服务行业就业市场、重点企业就业市场等“四个重点市场”建设,积极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拓展与培育,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空间布局与结构。

——多频次举办,发挥校招主渠道作用。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和跨校联盟招聘活动,实现校园招聘“日日有专场、月月有双选”。截至目前,该校已面向2021届毕业生举办大型双选会4场、网络双选会6场、专场宣讲会280余场、与兄弟院校联办招聘会5场,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

强化精准服务 力促质量升级

——优化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该校优化完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精确采集岗位需求和求职意向,打造基于就业大数据分析的精准信息推送、精准人岗匹配、精准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模式。持续优化完善网上签约、网上招聘等就业服务,实现“互联网+就业”的精准触达、共建共享,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关注重点群体,加强精准帮扶。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学生等重点毕业生情况,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重点帮扶,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发放求职补助等方式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尽快就业。

(责任编辑: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